献血的方式不止一种,很多人都不知道…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22-01-21

除了全血,还可以捐献成分血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血液采集技术的不断革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血液对于生命的重要性,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献血的行列中。

献血的方式不止一种,很多人都不知道…


  全血献血


    我们平时所说的献血,大部分指的是捐献“全血”,也就是一次性捐献出血液的全部成分,最常见的献血量为200ml、300ml或400ml,从穿刺入针到献血结束大约需3-6分钟。

献血的方式不止一种,很多人都不知道…

全血是由静脉采集的血液与一定量抗凝保存液混合的血液,存放在原始容器内2℃~6℃储存,主要是红细胞(约占40%~50%)和血浆(约占50%~60%),可以改善携氧能力和维持渗透压,但血小板、粒细胞很少,凝血因子浓度也低。抗凝保存液由以下成分构成:枸橼酸钠(C),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防止血液凝固;磷酸盐(P),在保存中支持红细胞代谢,保证红细胞在组织中较容易释放氧;葡萄糖(D),维持红细胞膜,以延长保存时间;腺嘌呤(A),提供能源。


新鲜采集的血液在一定期限内可以保持其所有的性质。当全血的储存时间超过24小时后,其中的Ⅷ因子、白细胞和血小板迅速凋亡。随着储存时间的增长,全血在储存中的各种成分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如红细胞氧亲和力的下降和活力逐渐丧失;pH、ATP、2,3-DPG下降;血浆内钾离子上升而钠离子轻度减少;微聚物的形成等。医学教|育网整理全血体外保存的时限是由储存全血中的红细胞输入受血者体内24小时后至少保留输入的70%复原率来决定的。使用ACD和CPD抗凝保存液保存期限为21天,CPDA为35天。


新鲜血的定义没有被明确界定。就红细胞而言,用ACD抗凝5天内、CPD抗凝10天内的均为新鲜血。因为红细胞输入体内可立即发挥运氧作用。对血小板来说,2℃~6℃保存6小时之后,有50%的血小板丧失功能,而白细胞也只能保存十几小时。采血后48小时内凝血因子Ⅷ降低到正常的10%~20%,其他因子Ⅶ因子、Ⅸ因子相对稳定一些。

450mL全血中含63mL抗凝剂,血红蛋白120g/100mL,红细胞压积35%(45%),不含具有功能的血小板,不含不稳定凝血因子(Ⅴ和Ⅷ)。

由于全血未经消毒,如果血细胞或血浆中存在传染病病原体,未被输血传播传染病常规检测所检出的话可能传播病原体。

采集后的全血经过严格按照国家法定程序进行一系列的血液安全指标检测检疫后,通常会制备成红细胞悬液和血浆。

献血的方式不止一种,很多人都不知道…


  成分献血


 “成分献血”是指捐献某一种(或几种)血液成分。从一只手臂穿刺入针,血液在一次性管路耗材中经血细胞分离机离心处理,分离出所需要的某一种血液成分(国内以捐献机采血小板为主),同时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给献血者,捐献成分血相比于捐献全血而言,多了血液的体外处理过程和回输过程,所以采血时间会稍微久一些,大约40-90分钟。


    相比全血捐献,它的恢复期更短,对捐血者来说更有成就感。

献血的方式不止一种,很多人都不知道…


2019年4月24日施行的新的《深圳经济特区无偿献血条例》中第二十一条指出:本条例所称血液,是指用于医疗临床的全血和血液成分

献血的方式不止一种,很多人都不知道…



    目前我们大部分人献血以捐献全血为主,对于捐献成分血没有太深入的了解,其实在临床上针对白血病、恶性肿瘤疾病等患者,输注血小板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成分献血会影响献血者的健康吗? 





    在血液采集前,采血机构会对献血者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献血者的血小板数要在可捐献要求范围内,并能保证采集后血小板计数仍维持在正常参考值内。


    血小板在正常人体血液循环中的平均寿命约7~14天,捐出的血小板在72小时内就可以恢复到采集前水平。同时,除了捐献的血小板外,其余的血液成分在采集结束前都已回输给献血者,所以不会对献血者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因捐献血小板对献血者身体影响较小,所以捐献血小板的献血间隔相较于全血献血间隔也更短,机采血小板两次捐献时间,不少于2周,全年不大于24次。


献血的方式不止一种,很多人都不知道…




为什么捐献机采血小板需提前预约?



    血小板的保存时间比较短,不易储存,在20-24℃的环境下震荡保存仅有5天。因此采血机构往往会根据临床病人的申请情况按需采集。为了保证每一位献血者无私捐献出的血液都能够被合理利用不被浪费,采血机构需要根据临床需求合理安排每日各个血型的捐献者人数。


    此外,因捐献机采血小板需要借助专用的血液采集设备进行且采集过程耗时较长,采血机构要按计划合理安排献血者,合理的匹配献血者和血液采集设备,这样既可以避免献血者扎堆,也可以减少献血者的等待时间。




您的每一次挽袖献血行动,都会有人因此重获新生,可能是一名饱受白血病折磨的儿童,也可能是一名在手术台上发生大出血的孕产妈妈……我们身边需要定期捐献血液的平凡英雄,捐献更多血液,一起挽救更多生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