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国际妇女节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22-02-18

每年的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这是一个全球影响度高并且颇受重视的节日。上溯到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劳动妇女罢工游行集会,妇女节至今已经走过了百余年历程。即使在中国,从民国年间随着当时的各种新思潮、新观点和新事物一同传入,妇女节也有了不短的时间。那么,你了解三八妇女节的由来是什么吗?

“三八”国际妇女节

三八妇女节又称国际劳动妇女节。在国际上,妇女节的全称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是世界各国妇女争取和平、平等、发展的节日。一个世纪以来,各国妇女为争取自身的权利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三八”国际妇女节

据说是因为在1857年的3月8日,美国纽约的制衣和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尽管后来当局出动警察攻击并驱散了抗议人群,但这是纽约有史以来的第一起女性罢工事件,虽然整个历史事件当时没有记载,但这次抗议活动促成了两年后的3月第一个工会组织的建立。

“三八”国际妇女节

1909年3月8日,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的女工和全国纺织、服装业的工人举行规模巨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要求增加工资、实行8小时工作制和获得选举权。这是历史上劳动妇女第一次有组织的群众斗争,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力量。斗争得到全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妇女群众的广泛同情和热烈响应,最后取得了胜利。

“三八”国际妇女节

克拉拉·蔡特金(Clara Zetkin,1857.7.5-1933.6.20),德国社会民主党第二国际左派领袖,国际社会主义妇女运动领袖,德国共产党创始人,无产阶级妇女解放的灵魂人物。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战争的阴影笼罩着世界,帝国主义企图瓜分殖民地。1910年8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者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17个国家的代表,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扩军备战,保卫世界和平;同时还讨论了保护妇女儿童的权利,争取8小时工作制和妇女选举权问题。领导这次会议的著名德国社会主义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克拉拉·蔡特金倡议,以每年的3月8日作为全世界妇女的斗争日,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拥护。从此以后,“三八”妇女节就成为世界妇女争取权利、争取解放的节日。1911年的3月8日成为第一个国际劳动妇女节。

“三八”国际妇女节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期间,彼得格勒女工响应布尔什维克的号召,于3月8日(俄历2月23日)举行庆祝国际妇女节的示威游行,要求得到“面包与和平”,参加了有9万男女工人进行的罢工。十月革命成功之后,布尔什维克的女权活动家亚历山德拉·米哈伊洛夫娜·柯伦泰(Alexandra Mihalovna Kollontai)说服列宁将3月8日设为法定假日。苏联时期,每年都会在这天纪念“英雄的妇女工作者”。

“三八”国际妇女节

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1977年,联大正式决定把3月8日作为“联合国妇女权益日和国际和平日”。 同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请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历史和民族传统习俗,选定一年中的某一天宣布为联合国妇女权利和世界和平日。联合国的倡议为实现男女平等建立了国家法律框架,并且提高了公众对于迫切需要在各个方面提高妇女地位的认识。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定为3月8日。


我国于1922年开始纪念三八节。

“三八”国际妇女节

1920年,葛健豪(中)、蔡畅(右一)、向警予(右三)等勤工俭学生在法国蒙达尔纪女校。

1922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关注到妇女问题,在中共二大《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中提出“妇女解放是要伴着劳动解放进行的,只有无产阶级获得了政权,妇女们才能得到真正解放”这项决议后来成为妇联以一贯之的妇女运动指导方针。随后,向警予出任中共第一任妇女部长。在随后的几年里,她多次在上海领导女工斗争,仅1922年一年间就在上海的六十间丝厂、三万名女工中先后发动十八次罢工。

“三八”国际妇女节

何香凝


中国妇女第一次群众性的纪念三八节活动是1924年在广州举行的。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妇女部部长何香凝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一大上提出了“妇女在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一律平等”的提案,获大会通过,促使《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的政纲中明确规定:“于法律上、经济上、教育上、社会上确认男女平等之原则,助进女权之发展。”从而确立了妇女在社会各方面平等合法地位的原则。何香凝作为中国国民党早期最重要的妇女运动领袖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这一时期,作为国民党中央的一个党务部门,国民党的妇女部同样关注“国民革命是妇女的唯一生路”,将妇女解放与国家救亡紧密相连;在这一点上,国共两党妇女工作有着基本的共识。

“三八”国际妇女节

当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后,遵照两党的决议,女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参加国民党各级妇女部的领导工作。向警予、蔡畅、邓颖超、杨之华等中共早期妇女工作领袖都先后在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和沪、粤等地的地方党部妇女部担任领导职务。

“三八”国际妇女节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

“三八”国际妇女节

1955年,毛主席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普遍实行男女同工同酬。1960年以来对“三八红旗手”和“三八红旗集体”的评选与表彰活动,更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女劳模”为象征的“新中国妇女”形象赋予了更明确的性别属性。

“三八”国际妇女节

国际妇女节是妇女创造历史的见证,来自五湖四海的妇女们,尽管被不同的国界、种族、语言、文化、经济和政治所区分,但在这一天都能够同时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回首来历,我们不能忘却女性为得到平等、公正、和平以及发展所做出的斗争。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民众中,节日的政治色彩逐渐减弱而演变成类似西方的母亲节和情人节之类向女性表达尊敬和爱意的机会。

“三八”国际妇女节

妇女,在官方辞典中,其定义是成年女子的通称。不单纯指已婚妇女,在司法解释中定义14岁以上的女性称为妇女,未满14岁的男女称为儿童。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几年女权主义者这个名词越来越污名化了,而“妇女”这个词汇也变得越来越不为现在的时尚女性们所接受。然而我们不应当忘记,三八妇女节是好几代妇女们用勇气和汗水甚至是血泪换来的,为了争取平等的权益,她们愿意牺牲自己的自由,健康甚至生命。那一代女权主义者们完全值得我们纪念,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让我们为那些英勇的女性们留出一点纪念的空闲吧。

“三八”国际妇女节

如今在国内,妇女节被许多人称为“女神节”。如今,很多东西随着时间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内涵,当下商家炒作“女神节”和纪念工人运动和男女平权毫无关系,只是搞一个噱头,精心包装引导老百姓买买买。无产阶级用斗争和鲜血换来的纪念日,被资产阶级精心包装之后成为资本家割韭菜的商机,很多人盯着各种优惠和打折买买买,反而少有人纪念先贤,实在令人叹惋。我想这些骑行的女武神们,才是真女神的转生!


相关推荐: